某个学校上了热搜,起因是一张学生会干部任命书,在这张任命书上,获得任命的有两百多个学生干部,他们有措辞很严谨的头衔,有非常严格的分级,如果光看名单,会以为这是国家某个部委的任命书。和这个任命书一起亮相的,还有一份会议纪要,在这个会上,学生会干部们飙了很多大词。
时评人陈迪,本科也是在那间学校就读的,他对这件事很关心,他在自己的节目里说:“年轻人用力模仿大人的样子,一点也不酷。”他认为,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样子,有原始的生命力和活力,不要因为“老去是不可避免的“,就“提前放弃年轻、加速拥抱衰朽”。
而我想起的,是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《动物世界》,韩延导演,李易峰主演,这部片子成色不错,因为遭遇了《我不是药神》,票房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,但这不等于这部电影不好,这部电影之所以好,就在于,它除了叙事、视觉设计、表演非常出色之外,还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,我们是否应该遵循整个社会的设计,去完成他们给我们的人设,追求他们给我们的目标?
《动物世界》里,有一个神秘的社团,他们定期组织一些人到游轮上去,做“石头剪子布”的游戏,赢的,免除债务,输的,就成为生化实验的小白鼠。人们到了这个船上之后,全部的生存目标,就变成了在游戏中胜出,为此,他们要出各种奇招怪招,用尽全部力气。李易峰扮演的主人公,是个数学天才,对博弈的手段非常熟悉,他振奋精神投入了这场游戏,最后获得了胜利。但其他人却都在游戏中成了牺牲品。
这个电影提出的问题,其实很有意义,对年轻人就更是意义重大。年轻人经常会遇到一些陷阱,但最大的陷阱,是整个社会对你的设计,他们会给出一些看起来很有诱惑力的事物,让你一步步深陷其中,它会给出一些目标,一些规则,让你去遵守和奋斗,你为了一个小目标,投入了时间成本之后,就会渴望下一个大目标,你实现了大目标之后,就会望向更大的目标,你会以为它的规则就是整个世界的规则,它给出的目标就是唯一重要的目标。不知不觉间,四年或者五年就过去了。
比如一些学生社团,你加入其中后,他们就会用晋升来诱惑你,等你竭尽全力升了级,还有下一个级别在等着你,你当了副部长,就会希望成为正部长,为了能够顺利晋级,就得按照他们的规定去做事、社交,去学习明箱暗箱操作。随着你投入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多,你会觉得,社团生活,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,那些职务,都是了不起的职务,通过社团生活,能学习到立身的全部技能。而等你真正走上社会之后就会发现,那些职务都是虚的,那些技能毫无用处,而你已经用掉了很多时间。
其实,在这个世界上,类似的设计还有很多。例如职位、房子,和各种眼前利益,都是这种设计,这些东西不是不重要,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和唯一重要的。但当你我在这些事物里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,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,我们就抽不了身了,会慢慢觉得,它们是最重要的,是唯一的目标,这种认识,会给我们筑起一个看不见的监狱,把我们囚禁在里面。
更可怕的是,因为我们已经付出了十年或者二十年时间,不得不觉得它是重中之重。如果一旦我们认清它只是社会管理和社会设计的一种方式,那就等于承认,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努力,都是白费,所以,必须装睡,必须继续这样下去,一生就在这场别人主宰的游戏里过去了。
我们要远离这场游戏吗?远离不了。我们要反对这些规则吗?反对不了。但我们必须要知道,这不是最重要和唯一重要的,这场游戏,是有计划、有步骤的设计,处处针对的是我们人性中的弱点,只有这样,才不会活在游戏带来的沉浸感之中,彻底丢失自己,才能稍稍找到一些突围的点。
哪怕,这个突围的点就是,当这场游戏要求你穿得像个老干部,发型做得像个成年人,并且对这样穿着打扮给出奖赏的时候,你能顺从自己的内心,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;当这场游戏要求你,必须学会酒桌礼仪、锤炼酒量的时候,稍稍逃脱出去,不去慎重地锤炼酒技;当这场游戏要求你必须结婚生娃,并且对结婚生娃大加赞美的时候,你能顺从自己的内心,找到一种让自己觉得轻松的生活方式。
何况,设计那个“局”的精英,其实自己也没谱。比如,在我们的时代,少生孩子,是绝对正确的,我们一落地,就接受了这种绝对正确,丝毫不觉得其中有什么问题,然而,将近四十年后,全世界却又面对生育率下降的问题,开始鼓励生育,我们才恍然大悟,这事不是那么绝对的。还有,在经济上升时期,到处都是那个“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”的故事,讲的是美国老太太懂得用杠杆,早早贷款买了房子,一辈子住在自己的房子里,中国老太太却不敢借钱,必须要攒够钱才买房子,一辈子住在租来的房子里,直到晚年才买上房子,用这种故事,鼓励人们建立借钱消费的观念。但就在这两天,网上流传的,却是一篇谴责年轻人消费观的文章,认为是年轻人借贷度日,消费观念过于超前,导致经济出现问题。
世界处于一种隐性的失控状态,以为确定如此的事,未必如此,以为颠扑不破的局,最后显得如此慌乱,我们又何必跟呢?何必用一生去跟去追去押呢?免不了要入局,但却要知道,我们的确是在一个“局”里,知道就是救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