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北,我有一群喝红酒的同好。我们每个月聚会一到两次,因为人多,可以开不同的酒,品尝层次的变化,欣赏各个不同地块、不同酿酒师、葡萄品种、年份等等的变化。
当然更醉人的,不是酒,而是友情。
有次大伙儿聊到什么是“好喝的酒”。
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,刚好旁边一桌,有位客人是经验丰富的品酒师,他解答了我们的疑惑。
他说,好喝的酒有两种:
一种好喝指的是,你可以借由这款酒,领略到各种层次的风味。在一瓶酒中,你可以喝到许多滋味的变化,喝到你几乎无法相信,这是来自葡萄这种单一作物,经由许许多多相关人等的投入,创造出这么丰富的作品。
这种好喝,更多的是惊奇,更多的是对好奇心的满足。
另一种好喝很简单,就是“你喝了觉得好喝,就是好喝”。
乍看第二种好喝的道理,简单粗暴。可是却是许多人追求红酒一辈子,最后得出的真理。有些酒很稀有,价格高昂,也确实有独特的风味,但不见得你喝了觉得好喝。
同样地,有些酒价格不高,没有得到RP、WA、WS、JS或Vvino任何个人或团体打出的高分,甚至你的朋友都不觉得怎么样,可是你喝了偏偏就是喜欢,就是爱这款酒。
那么这款酒,对你来说就是真的好喝。
主观永远只是主观,不会等于客观
挺有趣的,有些人追求前者,有些人追求后者。而这个道理,能够运用在人生的很多层面。
前者对应的,是“客观来说,每个人会喜欢”,但实际上,这种客观往往只是一种概率,即使多数人喜欢,也不能保证你就会喜欢。后者对应的,是“主观来说,我喜欢”。
有时,当我们推荐别人一件好东西,很可能是我们把我们的“主观喜欢”,想成“客观喜欢”。
这也说明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子女挑相亲对象,或者朋友给朋友介绍对象,会发生吃力不讨好,儿女或朋友根本无感的情况。
因为我们误以为我们喜欢的,对方也会喜欢。
我们并不能说父母错了,当父母为了怕孩子受苦,希望孩子下半辈子有依靠,于是挑选一位有房、有车、收入不错的对象,那也是为了孩子着想。
然而,即使出于善意,这种喜欢对别人来说也是负担,因为对别人来说,他不喜欢,已经面对一个消极的情绪,还得为了亲情或友情,说出一个用来安慰亲人或朋友的违心之论,等于增加了心理负担。
所以父母的善意是真的,但给予儿女的心理负担也是真的。
这可以套用在很多关系的问题上,好比师生关系。
我记得高三的时候,导师约见每一位学生,想了解他们考大学的志愿。我当时对此毫无概念,不知道自己想读什么科系,甚至我根本不觉得非读大学不可,对于准备高考,我感到无聊又无可奈何。能睡觉的课我就睡,能不去上的课我就翻墙逃课。
老师问我,我只好搪塞他说:金融系。
老师对我的答案感到满意,对于一位文组学生,这听起来很合理。但他对我的答案没有质疑,也不关心我对金融系和未来出路了解多少。我只有两个感觉,一个是交差后松一口气,另一个感觉就是我的老师根本不了解我。
所以当我们不想跟一个人多说什么,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。譬如面对一般男老师,女孩子的大姨妈总是一个体育课休息的好理由,因为一般男老师不大敢碰触“性议题”,怕起纠纷。
或者当父母问你最近有没有谈对象,最好的方式不是说没有,也不是抱怨说“我也想啊,但没遇到合适的”,而是告诉他们“本来遇到一个喜欢的,但因为OOO或XXX的理由,谈崩了。唉,我现在好难过……”通常父母听到孩子受伤,都会忍不住安慰,这时候你说 “想一个人静一静”,挂掉电话,通常父母不敢不答应。
“说穿了,你只是自私。”“对了!我也是。”
说来也奇怪,人真的是自私的动物。
但自私有很多层面,有的自私不会造成他人的负担,有的自私特别恼人。
譬如A在追求B,B已经表明不喜欢A了,A还要做很多“我只希望你幸福,即使你不选择我”的事情,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感动中,根本不顾虑B究竟喜欢什么,有何感受。
这种自以为是的自私,自己辛苦,对方也辛苦。
最好的做法,就是“放过自己”。
且往往放过自己,就能同时放过对方。
好比介绍对象这件事,如果能不操烦这件事,就有心力做其他事。
譬如有些父母为孩子操烦房事,用全部积蓄给孩子买房,经常跟孩子说“这都是爸妈存的辛苦钱”,然后谈到孩子这个年纪应该成家,应该这样那样。
这些付出,如果真的让自己开心也就罢了,但实际看来更像一种绑架:“因为我为你付出那么多,所以你该照着我的意思活。”
相反地,我有个朋友,他的父母从不认为不帮孩子买房就是失职。退休后闲云野鹤,退休金足够一年出国两次。
他们也不给孩子催婚、给他找对象,他们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。孩子也觉得这样很好,买房这事自己奋斗,对象也找自己喜欢的,更不会有时间压力。
他的爸妈在某些方面放过自己,结果让自己过得更幸福。解放了自己,也解放了孩子。
有趣的是,有人质疑朋友的说法,问:“你真的不希望爸妈给你买房吗?”
朋友反问:“等你自己五六十岁,孩子大了,你也要给他们买房?”
结果那些觉得父母给自己买房天经地义的人,没有一个敢打包票说“对,等我自己孩子大了,我也要给他们买房,不然我就是失职的父母”。
孩子需要帮助,父母出于爱去帮助孩子,但把过多不必要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,自己辛苦,孩子也不见得就能感受得到爱,珍惜爱。
换个例子,好比生活中,常常有人认为,既然我是咨询师,那么我应该更能忍受别人的脾气,应该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别人的负能量。
说真的,这些人在某个角度来说,没拿我当朋友。他们既不想了解咨询师的工作内容,也无意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。
朋友之间不会完全没有利益,但欠缺互相了解的索求,就是需索无度。这个“无度”,就是拿捏不好付出与要求的尺度,这个尺度就是内心的感受,超过对方内心承受的范围,或是让对方不好受。
回到我们前面说的例子,他们乍看是好心的,实际上只是把自己的主观好,误以为是客观好。实则忽略了我的想法,并且想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在我身上。
这里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,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所谓的好,其实是主观的,却误以为是客观的。
当这种误解发生在父母身上,他们就会给孩子介绍孩子不喜欢的人。
当这种误解发生在朋友身上,他们会送你你不喜欢的礼物。
当这种误解发生在追与被追的对象身上,他们会互相为对方做感动自己,却让对方困扰的事。
当这种误解发生在情侣身上,可能就是一次假高潮,和一个假高潮的谎言。
我说谎,因为我在乎
在上海,有次别人送我青团,我以前没吃过,听说是节日特色。
我吃了,说真的我觉得不怎么好吃。
这种感受就像我在西安吃了几次Biáng Biáng面,我觉得不难吃,但也不好吃。
西安朋友听了,说我没吃到好吃的,也许他说得对,但又怎么样呢?我为什么要为了证明世界上有好吃的Biáng Biáng面,去尝试好多家的Biáng Biáng面呢?
我们都明白,我们希望别人喜欢我们家乡的东西。但这个感受不能勉强,而出于情谊说出的谎言,或许反而制造一个人眼前更多的假象,致使这个人长期活在幻想中。
如果一直吃不到好吃的,吃这些面的不快难道别人能帮我分担?
这就回到一开始我们谈到红酒的故事,客观的好喝又怎么样,对一个人来说,如果大家都说好,但自己不觉得好,难道还要为了配合他人故意说谎?
反之,自己觉得好,又何必非得说服别人也要叫好。
真正想要分享自己的快乐,那就单纯地分享,而不是非得求回报,尤其是一定要他人认同你的想法。
有些人非得要他人认同,好像自己的快乐才叫快乐。某种层面来说,到底要多没自信,才需要别人告诉你“你的快乐是真的”,你才能相信自己是快乐的。
这也是一个难解的现代问题,家人、夫妻、兄弟姊妹之类的称谓,表面上看是很亲近的关系。
实际上彼此之间的心可能根本很疏远,这也无可厚非,若只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就能互相了解,那国与国之间也不用谈判了,大家一起住得了。
就是因为爱对方,想要对方好,可是又找不到沟通的办法,却又实际地接受到对方“好像没那么喜欢自己”、“不怎么关心”自己的信息,所以才要更加对对方好,通过:“刺激”(对你好)——“反应”(高兴或不高兴),来帮助自己确认双方的感情是稳固的、存在的、没有隔阂的。
关系中最大的妄想,就是企图扮演神
喜欢什么样的,告诉父母,而不是让他们去猜。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,也诚实告诉父母。
善意的谎言,往往只会助长你不喜欢的事情继续发生。这就是为什么有句话说“诚实是上策”,因为当想要对你好的人不了解你真正的想法,那么他就只好继续相信他自己的想法是对的。
日本咨询师河合隼雄曾说,为什么这年头亲子之间的冲突,甚至虐待那么多,当中一个原因就是“有人在扮演神”。
当父母对孩子说:“你想要的一切我都给你了,你还有什么不满意!”
河合隼雄对此表示:“这种话只有神才说得出来。”
能够满足别人的一切,只有神才有资格做得到。现实中的人,没有办法像神一样完全地满足任何人。
更甚者,当所谓的“满足”是通过金钱、通过物质,那并没有办法真正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。孩子看见的只是“原来全能就是要有钱”、“给了钱,对方就应该没有怨言”。
于是感情的交流,给予与接受的关系,都成为一种可以计算为金钱的方式。结果为爱付出,兑换成用钱付出,实际上看到的是钱,却不见得能感受到爱。
这并非意味着金钱是罪恶的,而是如果一个以金钱为生活本位,以金钱为幸福的人,他和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,互相以此为乐,那可能满足了双方的需要,不易快哉。
但如果双方都不是这样的人,或者只有其中一方如此,当价值观的差异化为爱的差异,就容易形成冲突。
就像坚守婚前不可以有性行为,并不是落后的象征。知道自己为什么坚持,有自己的原则,而不是为了追求前卫而前卫,往往在关系中,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,适合什么样的人。
为了追求前卫而前卫,就像为了结婚而结婚,那是完成任务,是为了达成客观幸福,幸福给别人看,却不见得主观上真正产生了幸福感。
然后世俗的道德规约又告诉我们,别人对你“好”,你应该要感激。
我们其实并不喜欢对方给的东西,内心不高兴,却又为了符应道德规约,不敢表现出不高兴,还得假装高兴,避免冲突。
实际上冲突没有解决,只会转化为另外的发泄方式,或经过其他管道发泄。
所以在一个父母扮演神的家庭中,可能养出需索无度的孩子,或者孩子模仿父母,也妄想成为神。
可是,如纳皮尔(Augustus Napier)博士在《热锅上的蚂蚁: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》(The Family Crucible: The Intense Experience of Family Therapy)书中所言,“每个人都期望心理上的完整”。
原本的家庭如果崇尚不争吵,很可能我们就会寻找一个可以争吵的人结婚。如果我们为自己的内向而自卑,我们可能就会和一位特别外向的人在一起。
这很好地说明了一个情况,当我们身处的关系,让我们难以拒绝他人的“好”。我们可能就需要在其他关系中,寻找能直率表达拒绝的人在一起。
有时我们在家人身上说不出的“不要”,就在伴侣或朋友这里说出来。于是和家人之间,你维持着表面的和谐,却在伴侣或朋友之间,成为一朵带刺的蔷薇。
有时,情况反过来。亲人成了最好的出气筒,但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关系,需要好好沟通的对象,就这么被搁在一旁,以至于有点糟糕的关系变得更糟糕,连原本还不错的关系,也开始摇摇欲坠。
放过完美的念头,放过力求完美的自己
任何人想要在关系中扮演神,就无法阻止矛盾与冲突发生,因为没有人能取代神。
你越是想要表现得完美,就越容易产生不完美的落差感。你越是追求一套客观的幸福观,很可能离自己主观的幸福感受越来越远。
如果你真的希望对方幸福,如果你真的觉得他很重要,那么请听他说,而不是仅仅听自己说。然后把自己的主观想法,当作是客观想法,进而做了许多对方压根不喜欢的事。
吃力不讨好的感受,只会让自己受伤,且无助于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。
最终,放过你的孩子、你的伴侣、你的好友,等于放过你身边最重要的人。
那位最重要的人,正是你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