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葩说》有一期的辩题是:“很喜欢的一个人,通过时光机我发现十年后跟我在一起的并不是TA,到底是去追还是放弃?”
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十年后是不是在一起,或者现在要不要分手。而在于这十年间彼此是否能相互了解,共同进退,一起抵御陈年的无聊;如果能,为什么要拒绝十年的相伴?
当我想通了这个题,我也想通了看金庸以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:“张三丰为什么没有去找郭襄?”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,没有共同的生命体验,所以虽然喜欢,但也只能到喜欢为止。
张三丰和郭襄的这段感情,金庸写得特别美。它生于无声无息之间,也止于无声无息。唯有一次让读者看到了其中的波澜起伏、暗涌密云。
赵敏偷袭少林成功,正走在对付武当的路上。
武当派生死存亡,百年基业就要不保,这时张三丰从身边摸出一对铁罗汉,交给徒弟俞岱岩,说:“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。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。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,流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!”
在最后一刻,令他心焦的,是一对铁罗汉。hmmm……
说着大袖一挥,走出门去。
我记忆里的张三丰一出场就是90岁,头发雪白得就像他没有年轻过一样。他有很多形象:仙家、真人、百岁道长,甚至和蔼老头。
但大袖一挥之后,从他身体里跑出来一个少年。
这个少年喜欢郭襄。
但郭襄喜欢杨过。这个少女心事,黄蓉没有发现,读者和张三丰却看得明明白白。从她第一次出门,风陵渡口听到神雕大侠的事迹,到杨过召集整个武林为郭二小姐(郭襄)过生日,到她追随着杨过跳下绝情谷底,再到杨过解救襄阳之危。
郭襄喜欢上了杨过,这个“喜欢”折磨得她小小年纪,有懊恼,有愁闷。
所以,她骑着自己的小毛驴,路过山,路过海,自北而南,从东至西,走杨过小龙女夫妇走过的路,寻找哪怕一丁点关于他们的传说。却毫无音讯。
这一天在少林寺,她又一次失望离去。
在她离去下山的路上,身后跟着张君宝(少年张三丰),两人之间差了五六步的距离。
书里写到:
“张君宝远远在后跟着,却不敢走近。”
“郭襄循路下山,张君宝在她身后,相距五六步,不敢和她并肩而行”
待到郭襄向他问话,“张君宝走近两步”,与郭襄说话。
其余时候,两人隔着五六步的距离。
是啊,不知道追上那五六步,两人可以聊什么。
张三丰自幼由觉远抚养长大,一直在藏经阁中扫地烹茶;而郭襄,“令尊是大侠郭靖,令堂是女侠黄蓉,桃花岛岛主是她外公……”生日时,整个武林为她庆生。
他们在华山之巅第一次相遇,郭襄替张三丰擦拭额头上的血;而张三丰却看到了眼中泪光盈盈的郭襄。那一年,郭襄16岁,张三丰14岁,本该毫不设防,在一起玩乐的少年,却连道歉的话都说不出来。
最遥远的,是站在喜欢的人面前,却不知道如何开口聊天。他们连寒暄都无从开始。这才是最遥远的距离。
她给他铁罗汉和金丝镯,也只不过是看他年幼无依靠,孤苦伶仃,本着行侠仗义、江湖救急的侠气,给他指一条出路而已。
后来,他叮嘱武当门人:“绝对不能向峨眉派动手”,这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情谊;而“大袖一挥,走出门去”,则是一个少年的心事。
网上有段流传很广的话:大圣此去欲何?踏南天,碎凌霄!若一去不回?便一去不回!
郭襄是张三丰的少年心事,青涩且冲动,它被封藏在记忆一角。而他却在生命最危急的关头,放出了那个少年。
“说着大袖一挥,走出门去。”跑向了记忆里的郭襄。
这少年走出去时留下的背影,像极了踏南天,碎凌霄的大圣。
“若一去不回?”
“便一去不回!”
一个百岁老人,在生命的最后,想到的不是自己这百年来的风雨和百年之后的荣光,而是跟在郭襄身后的那个少年,他“走出门去”替少年走完了与郭襄相距的那五六步,走向了郭襄。
最珍贵的是,少年时的心动,情思牵了百年。最感动的是,百岁老人满怀着冲动,头也不回地走向自己的少年心事。
张三丰和郭襄的这段情,金庸写得特别美。有爱,但两人不合适,于是不让它开始。
但很多人,甚至张翠山的媳妇殷素素,都问过这个问题:“张三丰为什么没有去找郭襄?”
其实金庸早在书里就给出了答案。金庸写过一些幼时相遇、长大开花的爱情,而且这些花多数都结出了恶之果。
张无忌和周芷若:汉水相遇,却一生孽缘。
两人初遇时,周芷若亲眼看到自己的父亲被蒙古官兵杀害;而两年前张无忌的父母在各大教派的逼迫下,也双双自毙于他的面前。两个际遇相同的小孩,在初尝人间苦楚时,有了交情。
但他们的问题在于:虽有相似的经历,却没有共同的生命体验。所以,两人纵然有“一饭之恩”,也免不了悲剧收场。
郭靖和华筝:大漠恩情,却白雕泣血。
两人初遇在大漠,华筝是大汗成吉思汗的女儿,而郭靖是流落他乡的平民。华筝只想招郭靖做驸马,而郭靖却要去中原寻找杀父仇人。
“一对白雕,像你与我,我与你……忽一日,见你翩翩飞去,大漠黄河你不恋,真难道哥哥真狠得下心儿,竟抛下无猜童伴,竹梅之侣?”两个经历完全不同的少年,懵懂时依偎,而长大后必然会因为没有共同的生命体验而分开。
如果两个人相互有好感,但没有相同的经历,没有共同的生命体验,还是早日适可而止的好。金庸深知这一点。
于是没有让张三丰表明心迹。而是干脆藏起少年心事,给后人留下一段关于郭襄和张三丰的完美想象。
阻挡人们相爱的,从来不是身份、年龄、时间、阶层和性别,而是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。当两者相背离,到喜欢为止就好,别说十年,就算一百年也别往前走一步;而当这两者完美契合,别说是知道十年后不在一起,就算一年后身边不是TA,也值得“大袖一挥,走出门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