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去年年底的时候,面对公司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人事变动,我收拾行李去了美国。每次知道公司有什么变化,总是想:“幸好我不在……”
之后总部就有年长的朋友好心提醒我:“你怎么搞的啊。听说在领导面前讲你坏话的人很多。“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,事实上我跟大部分同事都没有来往,莫名其妙却经常听说什么人又讲了什么。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,我都当作没听见、不知道、不存在。
既不想去争辩,也不想去跟领导谈一谈,只希望这些人最好赶紧把我忘记。
并不是心胸广阔或者淡泊名利,而是……作为一个逃避性人格,完全不想去面对这些无聊的事情,只想着逃掉就好了。
逃避性人格总有一种天真。
比如我总想着:“一切看事实而不是看谁讲了什么。很多事情解释、辩解、讲道理根本没有必要。”
虽然现实再三显示世界没有这么美妙,但我总是这么想。
其实只是不想去正视这一切。
2
跟别人有了矛盾,明明可以吵架可以争论而且心中积攒了很多的道理可讲,却还是不说什么,只是微笑着,听对方一直讲一直讲,只盼着赶紧讲完。讲完之后我转身离开,我们就再无瓜葛。
大家是不同的人,讲也讲不通,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交流。对方既然这么想,这么认为,那就随便吧。
以前心情不好时,还跟别人在微博吵过架,吵完就非常厌恶自己。后来不吵架了,看到有人出言不逊就直接拉黑。再后来,哪条微博或者豆瓣广播下面出现了很讨厌的人,就立刻删掉,当作什么都没发生。
可以说,我们逃避症患者是最爱好和平的。
有什么矛盾我们就闭上眼睛,等着对方不耐烦地走开。不喜欢打电话。甚至不喜欢接电话。也不喜欢主动发微信给别人。不太会交际,相当笨拙,讲话也过于直接。很多事情其实多解释几句,或者说几句好话就解决了。我也不是不想这么做。但往往还是一逃了之,不想去面对。
能忍受我的人,就成为朋友吧。不能忍受的,就分开吧。
想当一只鸵鸟,只生活在自己的沙堆里。
3
迎热点而上根本就是我们最害怕的事情。任何事情一看人多,我本能想的就是后退,不要去凑热闹。
很多事情都是被别人推着往前走。
大学毕业的时候,我去了一趟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就不想工作了……后来是别人帮我递的简历,我都没有再考虑第二家,直接就去上班了。
都在谈论买房的时候我看到“买房”这两个字都要刻意躲开,好像躲开之后,房价上涨这件事就不存在似的。最后是陪朋友去看房时,在朋友的鼓励下买了,稀里糊涂就做了个人史上堪称最正确的决定(其实还几番想退缩)。
炒股最热的时候我只是看着有趣,听说了很多传奇之后也敬而远之。最后想要跟着试试的时候,股市就大跌了……
赶上写公号的末班车也是因为朋友的建议和鼓励。
基本上是这样的:别人在玩豆瓣时我还在写博客,别人在玩微博时我才开始玩豆瓣,别人去写公号了我却在很投入地玩微博,等公号的热潮都快过了,我才开始想起来写公号了。
好事都不怎么赶得上……赶上了多半因为运气好。
4
即使如此,倒也没真的错过什么。或许错过了,而我自己不知道。
在这个焦虑的时代,看着很多人都运筹帷幄迎难而上,出奇制胜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,在羡慕和赞叹的同时,也知道自己根本无能为力。
不是我自己选择了当一个缓慢的人,而是无奈只能当一个缓慢被动的人。
自从我明白这一点之后,就不再做无谓的挣扎,而是想着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呢?作为一个逃避症患者,几乎下意识的远离很多现行的生存策略,那么最终的生存策略就只剩下一个:接受自己。
因为是个逃避症患者,最后反而不得不直面最根本的生存策略:也就是锻炼自我的生存能力。这简直是个逻辑悖论。因为你想逃,所以从根本来说哪儿也逃不了,只能直面最核心的问题,并解决它。
因为逃避人事关系,所以要锻炼自己单纯靠能力上班和工作;
因为不会炒房不会炒股对经济形势没有迎上去的能力,只能锻炼自己唯一的技能也就是写字,很多收入包括接广告都建立在写字的基础上,各种利益关系也都很简单直接;
因为缺乏主动的社交,所以交朋友唯一依靠的只有真诚了。只能无限地坦诚自我,这个“真诚的自我”未必好,充满缺陷,就看对方如何接受了。
总之任何事情必须要直抵核心,因为根本没有能力在外围绕圈圈耍花招。
就是这样了:作为一个逃避症患者,生活在这个时代跟生活在任何时代其实都没有差别。我们只能缓慢地建设自己的堡垒,然后住在里面,逃避各种纷纷扰扰。
一砖一瓦,从现在垒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