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门口大桥下

司门口大桥下

“好想吃碗热干面啊。吃了一辈子的热干面。”

7月 19, 2024 阅读 3894 字数 3345 评论 0 喜欢 0

复工的日子近了,焦虑感重新蔓延全身,感受到了一种惘惘的威胁。前几日,友人发了一张照片,是骆以军戴着卡通口罩微笑的样子。骆胖瘦了,颈纹明显,呈现出老态。距离2018年在南京先锋书店见到他,已过去近两年,这两年,他大概偶尔在香港教书,然后仍旧写作,其余,我也不知道了。

“惘惘的威胁”是我从骆胖的文中偷来的词,原句存在于他的小说《女儿》之中——

 

“台风天,从我这个老旧公寓四楼望出去,一片树海翻涌,银色的雨阵像电影里古代攻城的漫天箭簇,以一种违反物理惯性的视觉效果,在我面前横着移动,很难想象 此刻我是在台北市区的老旧巷弄里。我踌躇再三,拨了女儿的手机,好像有人类力量的大自然灾难临袭的‘惘惘的威胁’。”

老实说,在无知的少年时代,我是真切盼望过世界末日的。因为少不更事,不知这末日是一种长久的痛苦,以为一切都会在瞬间结束,不妨做个科幻场景的见证人。现在想来,伴随末日的是饥荒、瘟疫、战争,那些都是真实的痛楚,不是什么办公室里制作出来的特效场面。

近日常常会想起一段路,从我在武汉的家里走下楼,步行穿过两个街区,会到一片叫做“锦绣长江“的小区附近,听这名字,就懂了,这是江景房——身居高楼,远眺长江,何等气派,大概也和登临黄鹤楼赏景差不多的感觉。前几日,母亲发来消息,说“锦绣长江”小区很多人确诊感染,死亡的也有一些,忽然就想起,那些不幸的人会否曾在某刻和我坐在一个烧烤店吃烧烤呢。

我无法忘记那份热闹。盛夏时,江城流行食虾,人们都脱了衣服,敞开膀子,在露天吃虾,喝啤酒。可能因为湖北是鱼米之乡,除了水患,人们没有体会过太多灾难感,以至于这瘟疫落到头上,我们才意识到往昔种种是一种恩赐。

前几天,看到一段转载的话,说是司门口有人跳桥,男人因确诊感染,不敢归家,独自居住在旅舍,但又因为封城,没有交通工具,无法上医院看病,万念俱灰下,于司门口大桥上一跃而下,目击的人想把这件事转到网上去,来的警察说,不要传出去。但还是传出去了,或许也会有人质疑真假。可这契诃夫般的故事很显然是一定会在世界某个角落发生的,因为合情合理,今日不发生,也总有一天会发生。

大学之前,我没去过司门口,我的活动范围基本就是汉阳和汉口。去司门口是大学的事情,那时大学同学流行去那边的广东百货买衣服。我去过一两次后,不大去了,倒是看中了汉阳门下的“养老院”,那个“养老院”贩售“洋垃圾”,就是一些二手衣物。老板们可能自己也就是卖着玩,整体风格布置得格外复古,颇吸引我这种伪文青、摇滚青年。当时,每到周末,我都会去逛,逛完后,在汉阳门附近乘车到位于东湖的学校,上课。

有时候,课程少,同学们也会提前和我一起坐车到汉阳门,我们再坐个轮渡,去江汉路。我喜欢坐轮渡,初夏时,吹着江风,相当闲适,市民们有的也会把电动车、自行车推到船上。

而这样的日子,在某个瞬间就不复存在了。有人说,武汉人该如何面对接下来每年的春节呢?

武汉有初一去为死者上清香的传统,时间通常是初一的凌晨,人们看完春晚就准备出发了。先去楼下买一些菊花,然后坐车奔赴友人的家里,为对方家里死去的亲人,献上一片心意。到了初一或者初二的下午,则要去给自己家里的先祖上香。过去,我很反感这种传统,不懂为何要在喜庆的日子里,跑去做这样的事。现在想来,明年的春节,会怎么样呢,当武汉人聚集在扁担山,互相看到对方家中的新坟时,又是何种感触。

于是也看清了一些人,毕竟这事情没有在其他的省份产生如此可怕的效应,所以大家认为这只是偶然的突发事件,还安慰我不要绝望。我在一瞬间理解了那些汶川人。

汶川地震是上大学的事情,地震当夜,宿舍四人皆无法入眠,每个人都手机和钱包放在床头,等着随时跑到宿舍楼下。那一周里,宿舍室友总是开着收音机,听新闻,还有什么慰问晚会。我真的恨死那个晚会了,明明那些孩童已经受尽折磨,主持人还要假惺惺地慰问,问他们什么感觉,而室友则热泪盈眶说,好感人啊?感人什么呢?

最近,这种厌恶感再度袭来,新闻上都是作秀,而真实的情况无人知晓。我因家人亲朋皆在武汉,了解的事情比较多。了解得越多,越觉得一切的可怖,而我们对这种可怖束手无策。

前几天还看到个濒死的爹爹在病榻上说:“好想吃碗热干面啊。吃了一辈子的热干面。”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,我知道武汉人的性格,或许是知道实在不行了,避无可避,但仍旧选择要吃一碗热干面,一慰多年家乡之情。

据我所知,湖北人、武汉人都是不大关心政治的,生在江汉平原,衣食丰足,没有必要计较日常生活之外的事。大家对日子的要求并不高——能吃热干面,夏天能去江里游泳就很好。过去炎热没有空调时,市民们热衷于把竹床搬到街上睡觉,那样炎热的夏天我们也过来了,我们本来以为我们没什么是过不去的。

“与天斗,与地斗,其乐无穷。”又想起那张老照片,伟人在长江中游泳。横渡长江历来是武汉市民引以为傲的娱乐项目。这江,伟人游过,我们也游过,所以仿佛连带着自己也伟大了起来。我能理解这份情感,但忽而又想起之前查资料,发现某一年的横渡长江,出现过巨大的事故,很多人在那场灾难中罹难了(包括许多年轻学生)。可要不是查询写作资料,就连我这种土生土长的武汉伢,也并未在少年时代听说过有关这件事的只言片语。

这几日在上海的生活,相当痛苦。尽管有些人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,说这是难得的闲适生活,但对我来说,因为瘟疫得来的闲,我宁可不要。

为了节约口罩,必须控制出门的频次,于是必须提前列好物资清单,考虑以最小动线买到最多的食品和日用品。在网上购物也不易,需要在凌晨或早晨七点就抢着下单。

坐电梯下楼时,看到购买口罩需要出示身份证和户口,心里一惊,不知自己这身份证该怎么办,口罩是断然不能通过这种渠道购买了,而那身份证放在荷包里,像烫手山芋,我从未想过,有一天,我会因为武汉人的身份,而这样慌张,哪怕自己明明没有做错什么,也没有离开过上海,但仿佛是做错了什么一样。

依旧每天给母亲打电话,并不是为了联络感情,只是害怕她忍不住下楼晃荡。目前的情况还很危险,几乎每个小区都查出了感染者,母亲每隔一阵,就会告诉我,对面哪栋楼哪个小区又出现了病例。

复工的日子近了,知道上海也不是什么无菌的安全地带,对自己的生活,对父母的生活,充满焦虑,而终于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得到安全感。

昨天,偶然看到了邹静之的《九栋》,序言里写:

 

“做梦了,梦醒了,天亮了,该起了。梦里的自己和现在的我有点不一样,那梦中人更应该是我。想回去,回不去。从小到现在,说过许多豪言壮语。公开或私下时说过要做什么什么样的人,终于没做成。总觉得现在的自己,或被什么人给换了。人一多自己就丢了。在陌生的城市,陌生的人群,总要站一站,不是问路想把自己找回来。找回来了也孤单,返身回旅社去听雨。除了肉身外,还有很多自己的影子装订成册,走一处便有一影子留下。那天去看花,突然一影子从十年前的玉兰树后移了出来。是我。相对无言。树没变,花没变,春天也没变,我看我觉得陌生了。”

我看我,觉得陌生了。

我终于,也回不去了。

能理解那些从汶川一线回来的记者,后来的人生是怎样地改变了轨迹。说这些话并非煽情,而是因为,这场瘟疫彻底变成刀子,将我和过去,一分为二。

我不再是过去的我了,我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活,那裂隙已存在了。一想起那些死去的人和我说着同一种方言,喜欢吃同一种食物,那感受,便也来得更残忍和猛烈些。

距离司门口不远的地方,是户部巷,过去我们总埋怨那里的食物难吃,是骗外地人的,现在想起来,我宁愿,武汉依旧是一个在全国没太多存在感的城市。我们在夏天抱怨天气的炎热,在冬日计较着湿冷。然后春天时,有人坐高铁来武汉大学看看樱花,夏天大家聚在一起吃小龙虾。

昨日,母亲发微信给我,说现在就欠热干面和糊米酒,过了一会儿,又补充说,还想吃油饼包烧麦。实际上,从古到今,我们的愿望都很朴素,只是过老百姓简单的小日子而已,但我们都知道,是什么一直在打破这一切,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,我们不敢提,也不敢说,成为了最会忍耐的民族。

不知道封城何时会结束,不知道武汉何时会按下启动键,也不知道“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”是否还开张,或者什么时候会重新开张?

下次经过司门口,再看到那个桥时,我会停留几分钟,为那个死去的男人默哀。到时候大概又车水马龙了,户部巷被挤得水泄不通,而我一定一定不会忘记现在的这一切。

兔草
7月 19, 2024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相 关 文 章 返回顶部

  • 无星岛

    1. 这座岛还是个婴胚,尚未发育成型,岛连接市区的路又窄又长,形如脐带。她还记得第一天搬至岛上的情景——天下着蒙蒙细雨,苏宽开着一辆破二手车,载着她和行李,一路...

    兔草 阅读 1340
  • 消失在麦理浩径

    一年来,妻频频提及麦理浩径,说那是一条闻名世界的行山径,以港督麦理浩的名字命名,原为英军野外训练之所,后改建为郊野公园,沿途可见苍山、大海、碧树,是难得一见的世外桃源...

    兔草 阅读 1270
  • 困鲸

    1 那只四条腿的鲸鱼频繁在她梦中走来走去。 每当她试图捕捞巨鲸时,闹钟总会率先将她从梦境中捕捞出来。她摁下闹钟,穿衣起床,计算新的一天该如何开始。然后照例去马桶上坐着,...

    兔草 阅读 1157

寻读经典 © Copyright 2024

备案许可证号: 粤ICP备16045007号-2